繁體中文   ENGLISH    上一页    下一页    返回首页  

定的气数。好比把木柴放到火上,开始燃烧的时候火苗还小,渐渐的时间久了火焰就猛烈起来,木柴烧完了,火焰便熄灭了。它的燃烧有时间长短的不同,是因为木柴的质地有坚硬和松软的不同。所以一生没有疾病的人,等到自身的元气自然消耗完了便死亡,这就是所说的享尽天年。至于有疾病的人,如果

元气没有受伤,即使病重也不会死亡,如果元气受伤,即使病轻也会死亡。然而其中又有分别:有的是先损伤了元气而后生病的,这是不可以治疗的;有的是因为生病损伤了元气的,这是不可不预防的;也有因为错误治疗而伤到元气的;也有元气虽然受伤却不严重,还可以保全的。它的等级不是一种。因此诊断疾病判断病人死活的医生,不是看疾病是轻是重,而是看元气是存是亡,就百分之百地没有差错了。

至于所说的元气寄托在什么地方?五脏都有五脏的真精,这些是元气的分支。元气的根本所在的地方,就是《道经》所说的“丹田”,《难经》所说的“命门”,《内经》所说的“第七椎的两旁,中间有个小心”。阴阳开合就存于这里,呼吸出入系于这里;它虽然没有火却能让全身都温暖,它虽然没有水却能让五脏都润泽。只要这里一线不断,就生命一线不死,都是依赖这个。
     至于生病以后保全的方法是什么?元气虽然是有它所在的地方,然而实在是和五脏六腑相连接的。治疗疾病的时候,或用寒药,或用热药,或用攻法,或用补法,不掌握它的规律,便会使实证更实,虚证更虚,必定会有某一脏大受伤害。邪气侵入人体中,五脏真精不能接续而至,元气并没有地方
寄托,只有上等医生,才能在生病之前预先考虑到,不使病势发展到已经横暴而没法挽救的地步。假使元气能够保全,就自然能够把病邪推托到体外。如果邪气过盛造成危害,就趁元气没受伤,和病邪决一死战,不要拖延造成难以挽回,后悔莫及。这就是掌握其精神灵活运用的办法。如果要跟造化争权力,让普天下的人永不死亡,那是没有这个道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