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   ENGLISH    上一页     下一页     返回首頁  

        早在2000多年前,古人就認為邪氣不能單獨致病。只有在正氣虛弱的情況下才會致病。可以說致病的原因雖在于邪。但發病的決定因素卻在于正。因此,治療疾病時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,扶正祛邪,促使機體向痊愈方向發展。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。人身上有兩種力一種是致病力(邪氣)。另一種是自愈力(正氣)。人體內潛藏著巨大的自愈力。安俞扶正祛邪療法,在于調動自愈力,主要依靠自身抗病力的提高,將邪氣排出體外,消除致病力,達到治病的目的。
        目前,在治療感染性疾病過程中,最棘手的難題,恐怕就是在攻伐病菌的同時,也給身體造成創傷。一般治療感染性疾病,多用抗病毒、抗菌素等藥。但結果是越抗病毒身體越虛弱,例如抗生素的廣泛應用。在消滅病菌的同時,也消滅了對人體有調節功能的正常菌群;在治療疾病的同時,也可能導致藥物蓄積存留,給下一代造成藥物毒性殘存,影響后代發育及健康。
        有鑒于此,在感染性等疾病的治療中,安俞根據正邪在矛盾中所占的位置,決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,有的放矢,對于正虛邪不盛之癥,在扶正基礎上適當輔以清解之品;對于正虛邪實之癥,則扶正祛邪同時并舉;對于邪實而正虛不顯之癥,在祛邪的同時還要注意正氣的護理。本著扶正不留邪,祛邪不傷正的原則,通過既補正氣又祛邪等多種手段,最終將外邪通過大小便等手段排出體外,達到邪去而正氣不傷之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