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   ENGLISH    上一页     下一页     返回首頁  

扁鵲的名聲在天下傳遍。扁鵲來到邯鄲,聽說當地人尊重婦女,便做婦科醫生;來到洛陽,聽說周都洛陽人敬重老年人,便做治療耳、目、痹疾的醫生;來到咸陽,聽說秦都人們珍愛兒童,便做小兒科醫生;總之,隨著各地疾病不同來改變行醫科別。秦國太醫李酰自己知道自己的醫技不如扁鵲,就派人刺殺了他。直至今天天下研討脈學的人,都是遵從扁鵲的脈法。
        華佗,表字符化,是沛國譙縣人,又名旉。到徐州一帶拜師學習,兼通幾種經書。沛國的相陳珪推舉他為孝廉,太尉黃琬也征召他任官職,他都不就任。華佗通曉養生之道,當時人們都認為他年齡將近百歲,但卻有壯年人的容貌。他又精通方藥,治療疾病,組合湯方不超過幾種藥物,心里就掌握了藥物的配伍比例分量,抓藥時不須用秤稱量,煎好藥就給病人飲服,并告訴病人服藥的方法和注意事項,華佗離去后,疾病總能治愈。假若應當用灸法,不超過一兩個穴位,每個穴位不過灸七八個艾炷,疾病就
立即解除。假若應當用針刺,也不超過一兩個穴位,進針時對病人說“針感應當牽引到某部位,如果針感到了,就告訴我”,當病人說“針感已到”,立即就拔針,疾病也就隨將治愈。假若疾病聚結在體內,是針刺和藥物的效力不能達到的病位,應須手術剖割切除的,就讓病人飲服麻沸散,一會兒病人就像酒醉一般,毫無知覺,于是就剖割切除
病塊。如果疾病在腸道中,就切斷染病的腸管,并清洗其余部位,然后縫合腹部并用藥膏外敷,四五天刀口就愈合,不疼痛,病人也沒有自我感覺,一個月左右,刀口就平整復原了。
原先的甘陵相夫人妊娠六個月,腹痛不安,華佗診察脈象后,說:“胎兒已經死了。”讓別人用手摸尋胎兒所在位置,在左側就是男胎,在右側就是女胎。摸尋的人說:“在左側。”于是煎煮湯藥打胎,果然打下一個男胎,隨即病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縣吏尹世患了四肢煩熱,口中干,不愿意聽到人聲,小便不利的病。華佗說:“試著做些熱食,如果食后能出汗就可痊愈;如若不能出汗,三天后當死去。”立即做了熱食,吃后卻不能出汗。華佗說:“體內五臟功能已經衰竭,將是哭泣著死去。”果然像華佗預言的那樣。

府吏倪尋和李廷住在一起,都頭痛身熱,所患的癥狀恰好相同。華佗說:“倪尋的病應當用下法,李廷的病應當用汗法。”有人質問他們兩人的治法為何不同。華佗說:“倪尋是里實證,李廷是表實證,所以治療他們的方法應當不同。”就分別給他們藥物,第二天早晨兩人都痊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