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   ENGLISH    上一页    下一页    返回首页  

第二节 安俞的治病求本

        安俞认为,病之有本,如草之有根。去叶不去根,草犹在。治病如去草,不去其根,不求其本,病根仍在。安俞的治病求本就是把治疗措施的作用点放在对“本”的调理上。在疾病治疗上,不应是有热退热,有痛止痛,而是对正气(人体的抗病能力殛自主调节机制)的调理为基础,提高自身抵抗力,将邪气排出体外,促进人的整体状态恢复。《医学源流论元气存亡论》指出 “使元气克全则自能邪外出。”就是说,假使元气能够保全,就自然能够把病邪推托到体外。

        用药上,安俞以“君臣佐使”关系为基础,结合“七情(单行、相须、相使、相畏、相杀、相恶、相反)合和”及辨证论治,形成有机的整体,产生特有的功效。通过药物推动和发挥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及对元气的滋养,在整体的用药上重视以补为主,扶正祛邪。正足邪自祛,养正积自消,未有元气复而邪不退者。亦未有元气竭而命不倾者。张景岳说:“病变虽多,其本则一。知病所从生,知乱所由起,而直取之,是为得一之道。”治病求本就是治疗疾病时抓住主要症状、分析、辨认,综合这些症状找出原因、病位、病变性质,以及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,做出正确的诊断,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,这个过程其实是纠偏求平的机理,要纠偏,首先要找到偏,什么地方偏,是偏盛还是偏衰?诊断清楚了,纠正其偏,即所谓“热者寒之,寒者热之,虚者补之,实者泻之”。通过纠偏,寻求平衡,“阴平阳秘”,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,这也是安俞妙药的原则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