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   ENGLISH    上一页    下一页    返回首页  

第三节 药之气味与用药原理
        药与医相表里,有什么样的医就有什么样的药,富有特色的药理研究理论必然在药的作用上反映出来。
一、安俞的气味功效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安俞认为,药物气味,各分阴阳。气为阳,味为阴,阳气主上升,阴味主下降,其中还有厚薄之分,正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之言:“味厚者为阴,薄者为阴之阳;气厚者为阳,薄为阳之阴。”从气味中分厚薄,即从阴阳中又分阴阳,说明气薄者未必尽升,味薄者未必尽降。而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,主要受药物气味的支配和制约。药物的气味虽较复杂,但只要将每味药的气与味的厚薄情况综合起来,以阴阳理论为纲进行分析,就会对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势得出正确的认识。
        安俞妙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,选择自然药物进行适当的炮制加工、组方配伍,为辨证论治服务。安俞妙药正是利用药物之寒热温凉、辛甘酸苦咸四气五味等功效,通过经络将无形的气味送达病变的脏腑组织,发挥其治疗作用。例如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经口服吸收后,甘、辛之味通过经络转输到达心脏后,所产生益气通阳之功效,使安俞妙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。
        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脏,酸入肝、苦入心、辛入肺、甘入脾、咸入肾。五昧中辛能散、能行;甘能补、能和、能缓:酸能收、能涩:苦能泄、能燥;咸能软、能下。安俞妙药将五味特殊配伍后,既能使配方中各个药物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,增强治疗作用,又能使药物原有性能发生某些变化,使之利于安俞的治疗要求.同时也可以消除药物中某些不利于治疗的因素。如甘昧能补益五脏气血阴阳不足,在补血的甘昧药中配以适当的甘辛之昧,既加强了补血作用又能活血,补而不滞,恰到好处。
        服用安俞妙药经脾胃运化,通过气化作用,形成无形及特殊之气昧(即药物的生理活性或功效),通过经络,直达病灶而产生治疗功效。即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所说 “阳为气,阴为
昧;昧归形,形归气;气归精,精归化;精食气,形食昧;化生精,气生形精化为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