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中文   ENGLISH    上一页     下一页     返回首頁  

第三節 藥之氣味與用藥原理
        藥與醫相表里,有什么樣的醫就有什么樣的藥,富有特色的藥理研究理論必然在藥的作用上反映出來。
一、安俞的氣味功效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安俞認為,藥物氣味,各分陰陽。氣為陽,味為陰,陽氣主上升,陰味主下降,其中還有厚薄之分,正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之言:“味厚者為陰,薄者為陰之陽;氣厚者為陽,薄為陽之陰。”從氣味中分厚薄,即從陰陽中又分陰陽,說明氣薄者未必盡升,味薄者未必盡降。而藥物的升降浮沉作用,主要受藥物氣味的支配和制約。藥物的氣味雖較復雜,但只要將每味藥的氣與味的厚薄情況綜合起來,以陰陽理論為綱進行分析,就會對藥物在人體的作用趨勢得出正確的認識。
        安俞妙藥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,選擇自然藥物進行適當的炮制加工、組方配伍,為辨證論治服務。安俞妙藥正是利用藥物之寒熱溫涼、辛甘酸苦咸四氣五味等功效,通過經絡將無形的氣味送達病變的臟腑組織,發揮其治療作用。例如治療冠心病的藥物經口服吸收后,甘、辛之味通過經絡轉輸到達心臟后,所產生益氣通陽之功效,使安俞妙藥在冠心病的治療中收到了顯著的效果。
        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臟,酸入肝、苦入心、辛入肺、甘入脾、咸入腎。五昧中辛能散、能行;甘能補、能和、能緩:酸能收、能澀:苦能泄、能燥;咸能軟、能下。安俞妙藥將五味特殊配伍后,既能使配方中各個藥物的性能得以充分發揮,增強治療作用,又能使藥物原有性能發生某些變化,使之利于安俞的治療要求.同時也可以消除藥物中某些不利于治療的因素。如甘昧能補益五臟氣血陰陽不足,在補血的甘昧藥中配以適當的甘辛之昧,既加強了補血作用又能活血,補而不滯,恰到好處。
        服用安俞妙藥經脾胃運化,通過氣化作用,形成無形及特殊之氣昧(即藥物的生理活性或功效),通過經絡,直達病灶而產生治療功效。即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中所說 “陽為氣,陰為
昧;昧歸形,形歸氣;氣歸精,精歸化;精食氣,形食昧;化生精,氣生形精化為氣。”